高级财务会计复习题
导论
1、企业会计形成的两个重要分支是什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有哪些?会计实物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什么?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和会计原则。
3.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会计假设
4.财务会计的特征:
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标,以编制报表为最终目的;以“公认会计准则”指导和规范会计核算;仍用传统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加工。
5.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外币交易与折算、企业所得税、股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业务。
第一章 外币会计
1.外币的概念指要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2.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的一般原则?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为记帐本位币:该货币主要影响销售价格;影响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融资活动获得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用的。
3.企业记账本位币时,除了遵守一般性原则,还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自主性;是否在境外经营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否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是否足以偿还现有债务和可预期债务。
4.什么叫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按经营形式和付款期限不同分别可分为哪些类型?银行挂牌和外汇市场汇率,即期和远期汇率。
5.汇兑损益的概念及其类型?是指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在向记账本位币折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折算差额。
类型:1)交易汇兑损益 2)兑换汇兑损益 3)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外币折算汇兑损益;汇兑损益的计算与账务处理。
6.什么是两项交易观点?在这一观点下,如何处理汇兑损益?
指企业发生的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两笔交易,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收入,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
7.付出外币业务的核算,如: 【例1-6】 P36,[例1-7]
8.货币性项目的概念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条件下,其金额固定不变而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9.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有哪些?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
10.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概念?是指在报表折算过程中,对表上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的差额。
11.采用流动与非流动法对外币报表项目进行折算时,长期借款按照历史汇率折算.
12.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作为递延处理的折算方法是现行汇率法。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确定资金产和负债的帐面价值;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2.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帐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3.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及其分类?指资产或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分为可抵扣性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举例: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0年有关所得税的业务事项如下:
(1)存货(库存商品)年末账面余额为17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照税法规定,存货在销售时可按实际成本在税前扣除。(2)购入国库券,取得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
(3)某项固定资产购进成本为60万元,当前会计折旧为4万元,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为6万元。(4)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要求:分析判断上述业务事项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如果形成暂时性差异,请指出属于何种暂时性差异。
解:(1)不形成暂时性差异;(2)不形成暂时性差异;(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可抵扣暂时差异。
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及其核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可收回的所得税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的所得税金额。
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适用税率应为计算所得税时的税率。
6.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7.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注意的问题?P93~96 【例:2-16】
8.企业在会计期末,对非暂时性差异,应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与暂时性差异一并进行加减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例2-25】 P116
9.掌握能在税前扣除的项目和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P113~116
举例:A企业某年度实现利润总额60000 元,在计算所得税时,有下列纳税调整项目:
(1)计税工资总额为5400 元,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为7600 元;(2)由于违法经营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300 元;(3)超过规定标准的利息支出为200 元;(4)当年各种赞助支出800 元;(5)当年收到国库券利息收入150 元;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
要求:(1)计算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及当年应交所得税额。
解:(1)纳税调整数(永久性差异)=(7600 - 5400)+300 + 200 + 800 - 150 = 3350(元)
(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60000 + 3350 = 63350(元)
(3)应纳所得税额63350×33%=20905.5(元)
10.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
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
1.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多少?人民币3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的条件是什么?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公司的投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总数的25%以上,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发开发行的股份比例为10%以上;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会计报告夫虚拟记载。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念?上市公司在规定日期,以各种书面形式,将公司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
3.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
上市公告书的概念: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后,其管理当局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股票上市情况信息的书面报告。
4.上市公司会计的特点:(1) 资本筹集上的多元化。(2) 在成本费用处理上扩大了准备金的提取范围。(3) 利润分配的复杂化。(4) 会计信息的公开化。
5.招股说明书与上市公告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编制主体和发布的方式以及使用的部分资料;不同:公布时间不同、标志不同、编制目的不同。
6.分部报告的概念?是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其内部组成部分编报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信息的财务报告。
7.确定业务分部应考虑的因素?单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生产过程的性质;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
8.分部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利润、分部资产、分部负债。分部费用包括哪些?利息费用、发生净损失应担的份额、处置投资发生的净损失、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
9.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及其构成?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10.中期财务报告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原则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应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会计政策应与年度财务报告一致,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应当符合规定。
11.关联方的特征?涉及两方或多方;以各方之间的影响为前提。关联方交易的概念?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12.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财务与会计信息。
第四章 租赁会计
1.租赁的概念?通过协议由资产的所有者将其使用权让渡另一方以获得租金报酬的一种经济活动形式。
租赁业务的分类?按目的分: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投资来源:直接租赁、杠杆租赁、售后回租、转租赁。
杠杆租赁的概念?出租人的租凭资产主要依靠第三者提供资金购买或制造,再将资产出租的租赁业务。
2.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3.融资租赁中的或有租金应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4.租赁届满租赁资产的处置方法?P192
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A设备租期届满,根据协议租期届满该设备以名义价格100元转让给承租人,并以银行存款付讫。该固定资产原值8000元,已计提折旧7200元。要求:编制租期届满时承租人支付名义价款和租赁固定资产转户的会计分录。
(1)借: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2)借: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8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8000
5.经营租赁业务承租人的账务处理。如:【例4-1】;P198~199
6.经营租赁业务出租人的账务处理。如:【例4-2】]; P198~200
7.出租人融资租赁核算设置的科目有哪些?P214~215
8.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核算
举例:【例4-5,例4-6】 P225-227
又如:199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某机器按1 500 的价格销售给乙租赁公司。该设备1990年12月31日的账面原值为1 350 元,已计提折旧150 元。同时又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将该设备融资租回。在折旧期内按年均法计提折旧,并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资产的折旧期为5年。要求:(1)编制甲公司1990年12月31日结转出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2)计算1990年12月31日甲公司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公司1991年12月31日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会计分录;
解:(1)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
累计折旧 150
贷:固定资产 1350
(2)借:银行存款 1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300
(3)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60
贷:制造费用――租赁费 60
第五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1.金融工具的概念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金融远期、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金融期权。
2.衍生金融工具的科目设置。“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其类别;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衍生金融工具为套期,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的期货交易行为。
现金流量套期的概念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
4.衍生金融工具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列示;利润表中:投资收益、套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投资支付现金
5. 买方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约的是欧式期权.
6. 以套期保值为目的金融期货合同,报表日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应计入套期损益。
7.套期保值信息披露的内容有哪些?套期关系描述、套期工具的描述及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被套期风险的性质、对于现金流量被套期,应披露的相关信息。
8.运用举例:[例5-4],[例5-5]
第六章 企业合并会计(一)
1.企业合并的概念、原因与方式 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原因:内部扩张、外部扩张;方式: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
2.企业合并会计核算方法:购买法P275, 权益结合法P276.
在购买法中,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企业的一项交易,与合并有关的直接费用计入购买成本。
3.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账务处理。
运用举例:丁公司与A公司属于不同的企业集团,两者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2006年12月31日,丁公司发行20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取得A公司的全部股份权,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购买日,A公司有关资产、负债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
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 |
银行存款 |
200 |
200 |
固定资产 |
600 |
660 |
长期应付款 |
100 |
100 |
净资产 |
700 |
760 |
要求:该合并按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分别对丁公司进行账务处理。
解:本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在吸收合并时,丁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 银行存款 200
固定资产 660
商誉 40
贷:长期应付款 100
股本 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0
(2)在控股合并时,丁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800
贷:股本 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0
